重庆棋院升段比赛火热开战:少年棋手激战正酣,谁能问鼎新段位?
黑白方寸间的青春较量
5月18日清晨,重庆棋院门口早已人头攒动。来自全市23个区县的286名小棋手在家长陪同下,背着印有卡通图案的棋具包排队签到。9岁的张睿踮着脚张望对阵表,他的运动鞋上还沾着昨天足球课留下的泥点。"这次一定要升上业余3段!"他攥着去年获得的2段证书小声嘀咕。
比赛采用中国围棋协会最新修订的《围棋段位赛管理办法》,共设5个组别。裁判长王建国介绍:"今年特别增设了13岁以下组,小棋手们能在同年龄段公平竞争。"
第三轮比赛中,11岁的李雨桐陷入长考。她的马尾辫随着思考轻轻晃动,指尖夹着的云子迟迟未落。对手陈昊突然打了个喷嚏,雨桐趁机在二路放出"胜负手",最终以半目优势险胜。场边观战的陈教练点头道:"这孩子读秒时的冷静,像极了当年重庆围棋队的职业棋手。"
家长休息区的百态人生
二楼休息区飘着咖啡和风油精的混合气味。几位父亲围在直播屏幕前争论棋局,穿旗袍的妈妈们则交流着"如何平衡学业与棋训"。角落里,65岁的周爷爷用老花镜片反光观察孙子比赛,他兜里还揣着1983年重庆市围棋赛的铜质奖章。
组别 | 参赛人数 | 升段比例 |
---|---|---|
13岁以下组 | 89人 | 35% |
公开组 | 127人 | 25% |
傍晚颁奖时,棋院外的黄桷树飘落几片新叶。获得4段的初中生刘子涵把奖状卷成筒状插在书包侧袋,他的校服背后还留着上午对局时紧张出的汗渍。棋院院长在闭幕致辞中特别提到:"今天有7位小棋手带着发烧坚持完赛,这种精神比段位更珍贵。"
(本文记者现场报道,部分棋手姓名为化名)